配對總監TERRY,接受國內婚戀雜誌「花樣盛年」專訪。
撰文/張爾皺
很多人戀愛的時候並非非常滿意,但是談了幾年戀愛,人也疲了,於是就以一句緣分到了為藉口結婚了。但是一旦結了婚,問題就開始暴露出來了。
他有一半女人的性格
採訪之前,一早知道了Terry的星座——臨近雙子的巨蟹。於是,對於他的職業有了一分意會——巨蟹男大多心思細膩,對感情的七寸,拿捏得分離不差;同時又有點擔心採訪時是不是能夠打開他的內心世界,畢竟,跟巨蟹男溝通,其實是件挺費勁的事兒。
初見面的Terry十分契合關於巨蟹男的想像——謙和內斂,溫柔儒雅,同時亦有雙子座的健談。
“我有一半女人的性格。”Terry徑直說,發現自己的這個特質,是在他大學畢業之後。
Terry出生在香港一個小康家庭,讀大學以前,其實他並不太善於溝通。在香港讀完了中學,全家移民加拿大,楓葉國舒緩愜意的環境,才讓他那些活躍的性格因數蔓延開來。那時候,他開始讀心理學的課程,借助理性的方法論來拓展自己的溝通能力。
大學畢業後,Terry做過諸多職業,比如導遊,比如上門推銷百貨全書;後來還曾做過工廠的管理工作,以及市場推廣;再後來,他自己創業做了廣告公司。但是無論他在做什麼職業的時候,總會接到朋友們的情感傾訴邀請:喂,Terry,有空出來坐會聊聊天嗎?而且有意思的是,等到大家坐下來,每次都會發現,咦,怎麼五六個女孩子,就只有Terry一位男士?
簡短的寒暄之後,朋友開始傾訴自己的感情困惑,尋求Terry的分析。
用自己細膩心思的觸角去觸摸到她們真正的煩惱所在,再用自己男性的視角帶給她們不一樣的思考角度,最後借助心理學的理性知識給她們建議,Terry慢慢成了朋友圈裡遠近聞名的情感達人。
與此同時,他發現,香港的離婚率越來越高,於是他跟幾個心理學家和家庭學家一起探討,不如我們一起做點事情,改善一下我們的社會環境?
於是,就有了“愛與誠”。
根據多年的“一線情感分析”經驗,Terry發現,很多人都是結婚以後出現問題才去找專家解決,那為什麼不在一開始就找一個自己很喜歡的人結婚呢?但是他發現,很多人戀愛的時候並非非常滿意,但是談了幾年戀愛,人也疲了,於是就以一句“緣分到了”為藉口結婚了。但是一旦結了婚,問題就開始暴露出來了。
於是Terry決定,要把自己的重心放在“前端”,“我想做配對公司,不做婚姻顧問公司,在結婚之前,你就需要明確地知道,自己將來的伴侶應該是什麼樣的,這才是對婚姻負責的態度。”
求愛要依心理學
2009年籌備,2010年創立,“愛與誠“著重的方向是心理配對,而不是像傳統的婚姻介紹所那樣,介紹幾個物件給彼此認識。
每位元求愛的男女,Terry都會透過心理輔導,讓他去回顧自己的過往經歷,最終從五個方面來梳理:外表、背景、感情經歷、生活方式及人生觀,從而明晰他的擇偶條件。“例如外表方面,一位三十多歲的女會員一直認為身高是她擇偶最大的阻礙,她擁有175cm的身高,她覺得自己太高而大部分香港男士都比她矮,所以一直單身。但是經過我們深入瞭解,身高問題只是她的藉口,其實香港女士175cm的身高並不稀有,擁有以上高度的成功男士更是為數亦不少。那為什麼她有這種想法呢?後來我們就從她的生活態度入手分析,發現這其實是她的一種防禦機制,因為高度不能改變,所以她開始踟躕不前,放棄尋找理想物件的動力,其實真正問題並不在於其身高而是其他。”
五個方面相互制衡,最終會指向一個明晰的方向。
Terry曾經接待過一位離婚女士,她之所以離婚,是因為她婚前的前男友十分花心,後來她遇到一位居家男人,相識一年後,倉促結婚,可是婚後她卻發現,大家性格根本合不來,以至於最後離婚收場。“其實她之所以倉促結婚,是因為受前男友影響,當她遇到一位居家好男人時,覺得他與之前花心男友截然不同,令她誤會自己,以為自己已經找到合適物件,其實這一類型的男人可能也根本不是她想要的。” 借助分析,Terry幫她查找問題,避免她將問題帶入下一段婚姻。
他的求愛心理學“噱頭”讓好多人產生興趣,香港一位知名企業家也是被此吸引而求愛成功。資產幾十億的企業家是標準的鑽石王老五一枚,但是年過四十,卻依然單身,父母催,朋友念,他卻始終沒有合適的物件。
恰好Terry的“愛與誠”在他的地產公司官網上做廣告,看過幾次廣告之後,他決定去Terry的公司看看。結果一聊之後,他很驚訝,原來感情真的可以分析出來,根據梳理,Terry最終幫他選擇了三個見面物件,當與第一個女孩子見面的時候,鑽石男就開始驚呼,“哇,Terry,夠了!不用再見其他的了。”原來第一個女孩子就讓他中意無比。
“他和第一個女孩子吃了十幾個小時的飯,後來在我的要求之下,他又見完了其他兩個人,他跟我說,我現在知道,其他兩個都是我喜歡的女孩子,但並不是我真正願意一起走入婚姻的,我還是喜歡第一個。於是,後來我就幫他想了很多辦法追這個女孩子。”而現在,才一年的時間,他們已經走入婚姻,幸福無比。
相互包容才能走得更遠
在別人的愛情面前充當導師的Terry,自己的婚姻又是什麼狀況呢?
他和太太在加拿大的教會認識,太太的職業是IT軟體從業者。談了七年戀愛後,像他所接觸到的很多人的人生歷程一樣,Terry和太太說:“我們結婚吧。”“緣分到了”也是當初他們的藉口。就這樣,28歲那年,Terry和太太跨進了婚姻的殿堂,到現在他們的婚姻已經走過了20年,中間自然也有頗多波折。
太太是典型的工科女作風,做事直爽,從不繞彎。“過去,她對於自己的語言沒有任何的包裝,有時候給人的感覺就會很凶,明明出發點是好的,結果帶給人的感覺可能大打折扣。”
比如有一次,Terry生病了,太太看到他咳嗽發燒的樣子,埋怨說:“都跟你說過的,降溫的時候一定要多穿衣服多喝水,現在弄得整個人病成這樣,都是你……”巴拉巴拉,明明是以關心為出發點的,結果搞得兩個人不歡而散。
類似的事情,在前期的婚姻生活裡,幾乎不勝枚舉。和太太不同,Terry凡事並不急躁,而且善於用語言包裝自己的話題,讓人更容易接受,跟朋友是這樣,跟太太是這樣,跟女兒也是這樣。“比如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要跟女兒談,我不會立即說,我會想想,讓她怎樣更好地接受,一兩天之後,等問題在我心中‘圓潤’了,我在跟女兒談。”所以女兒有很多事情都會願意跟Terry溝通,交了男朋友甚至和男朋友之間有什麼煩惱也會跟Terry說,尋求他的指導性意見。
溫柔、耐心、善於傾聽,這樣的性格加上他的心理學理論,都有助於他去“改造”自己的婚姻和太太的做事風格。
所以慢慢地他們家中開始上演很有意思的一幕——當Terry有什麼事情惹得太太打開話閘,太太像往常一樣念叨他時,Terry如果覺得接近自己的臨界點了,就會一擺手說:“好,你的語言量已經用完。”於是太太戛然而止。兩個人相視一笑,各做各的去了。
“我也不能完全不讓她說,但是她說一部分,她好過一些,我也好過一些。”
在他眼裡,如果不是不可調和的矛盾,選擇相互包容,才能讓婚姻走得更遠。而當一個盛年女性在長長的婚姻之中,讀懂了男人,又讀懂了自己,她就讀懂了愛,就比如,他的太太。
而與此同時,他也堅信,愛情和婚姻的相處之道也是可以學習的,通過學習而去往更好的方向改變。“好好學習,感情天天向上!”
心理專家很懂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