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11月10日(二)時間︰3:45-4:30PM
地址︰廣播道30號香港電台廣播大廈節目︰中國點點點頻道︰
香港電台第一台主持︰鄭婉薇、劉銳紹 , PETER WONG
为什么明明男人多3000万,你身边的剩女还越来越多?
关于剩男的统计数据错了吗?
从数据上看,中国男人们的危机相当严重。对,说的就是你们。
从1953 年到2010 年,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男女出生性别比例从107.56上升到117.94。在最夸张的2004年,新出生男女性别比甚至达到了121.20。
联合国曾经曰过,一个国家的男女性别比正常范围在102-107 之间。我国极不正常的男女出生性别比意味着,从1980年至今30余年将产生约3000万男性光棍……别以为光棍多了多几对基友就没问题了。想象一下3000万男性单身狗天天看全中国人民秀恩爱,即使其中百分之一情绪不太稳定也非常不利于安定团结。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两点无外乎传统重男轻女的观念和70年代末开始逐步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只靠“一对夫妇一对基”是解决不了这么大的问题的,而“一妻多夫”也很难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
不过,城市年轻人感受可能恰好跟统计数据相反——单身妹子远远多于单身男性。别说“本科毕业体健貌端”的年轻小伙子了,只要双商没有感人到一定程度,加上四肢健全,基本都剩不下。而各种颜值学历双高的姑娘们,却往往令人困惑地单着。
其实剩男剩女有城乡差异
WTF!难道数据错了吗?
数据没错,感觉也没错。事实上,“剩女”是城市才会出现的现象,而“光棍”大部分集中在农村。
从统计中看,30岁之前,剩男在城市和农村的分布比例,和剩女差不多;而到30岁以上人群中,城市中的剩男比例就明显少于剩女,而乡村中的剩男则比剩女多出一大截。
所以,剩男们想要摆脱单身,留在城市中的机会还是要大一些,逃离北上广可能并不是一个好选择。
什么造成城市剩女多于剩男?
壹读君(微信:yiduiread)要引用一个名词:择偶梯度。
这个名词是美国社会学家巴纳德提出的。他发现,在婚姻关系中,在婚姻关系中,男性总是倾向于选择社会地位相当或较低、年龄较小的女性,而女性往往也要求男性的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收入、年龄等高于自己。
从整个人口结构来看,如果把男女按照社会地位分为ABCD四级,A男倾向于选择B女,B男选择C女……于是,A女和D男就被从择偶梯度中踢了出去。
这种倾向并不奇怪。在过去差不多5000年的人类社会中,男性凭借先天的生理条件,掌握了更多的生产和生活资源。不过在这漫长的历史中,能够在社会地位上与男性竞争的“A女”的数量很少,并不会形成问题,主要的问题一直是找不到媳妇的D男,也就是男光棍们。
但现在问题来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尤其是城市女性的受教育程度有了大幅提高。不依赖体力的现代教育,为女性战胜男性提供了可能。2007年,高校新生女性数量第一次超过了男性,达到52.7%;2010年全国女硕士也超过男硕士,占到50.36%。到了2012年,全国共143万余硕士研究生中,女性已经比男性多了4万人。
有着较高教育程度的独立女性有了更强的经济能力,也有了更丰富的精神世界。她们对男性及家庭生活的依附程度大为降低。有伴儿最好,没伴儿自己过也行。
对还没有适应这种变化的男性来说,掌握更多知识和社会资源的单身女性并不符合他们对于典型女友的形象预期,认为她们难以接近。
所以悲剧的结果出现了:男性结婚率会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而明显上升,女性却呈轻微下降趋势。在财富方面也是同样的趋势,男性收入越高,沦为单身汪的可能性越小;女性收入高,成为单身汪的可能性反而相应增加了。
可见,你们男人朝思暮想的“白富美”中,富其实并不那么重要。
剩女其实是世界潮流
在中国人,尤其是剩男剩女的父母一辈愁得夜不能寐时,我们一定要坚定地看到:剩女其实是现代化带来的世界潮流。
中国的剩女话题,比美国晚了差不多50年。
中國點點點